本轮疫情突发以来,哈尔滨华德学院广大师生党员把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危放在首位,主动担当、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日夜奋战、全力以赴为师生办实事,保障校园疫情防控安全。校疫情防控指挥部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治组就是华德“党员力量”充分彰显的缩影。
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治组在党委书记宋烨的带领指导下,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每天24小时对发热师生按照学校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置,因转运工作一般都是夜晚进行,他经常工作到深夜。在本次疫情中因数次转运学生到天亮,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治组组长谢成东同志因连续工作而引发高血压,虽然几度头晕,但他仍坚持工作,不下一线。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他所在的工作组在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和培训,临时隔离区建设、管理、运行,师生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同辖区内各部门联系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无情,人有情,奉献之中显真情。我不知道你是谁,却深深的感受到你们为了谁。因为防控要求,他们当中大多数需要长时间身穿隔离服、坚守在隔离区,他(她)们平均年龄不到37岁,大部分同志的孩子平均年龄也只有5、6岁,有好几位还是双子家庭,疫情影响之下,更是需要倾心照顾。而他(她)们也只有在忙碌中的短暂空隙,能与家人简单交流。孩子们总是奇怪的问:“为什么看不到爸爸的脸,为什么只能听到妈妈,妈妈藏在哪?什么时候回来?”“关键时刻,作为党员就要挺身而出,共同守护校园安全,把伟大抗疫精神弘扬好、践行好,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作为学校第一批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李斌同志说。
魏洪峰是体育体育教研部主任、党支部书记、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治组副组长,他带领体育教研部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在疫情爆发初期将适合居家锻炼的健身辅导视频通过学校公众号进行推送,指导师生居家体育战“疫”。在保证教学工作的同时,团队成员担负起抗疫防疫志愿服务大量工作,从保障学生开学返校,到隔离室建设,再到组织接种疫苗,他们像疫情防控的“螺丝钉”,一直紧紧钉在防控战线上。2021年的中秋节格外令人难忘。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治组的成员像其他人一样准备和家人欢度中秋佳节。但疫情突发,学校在接到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全员核酸检测指令后,迅速组织全校师生连夜进行核酸检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治组迅速响应、全员集结,立即展开组织师生核酸检测各项工作,彻夜未眠组织7000余师生进行核酸检测。连日来,他们身着防护服同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并肩,积极维持现场秩序,辅助医护人员进行检测采样,解答师生关切问题,宣传抗疫防疫知识,经常是白天黑夜连轴转。至今,已高效有序完成全校师生的六轮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组织工作中,他们采取“线上集中调度,线下分散组织,现场统一指挥,要求参检队列整齐待命、前后左右保持两米距离,实行开放场地多组并行,快检迅撤,进出分离方式,高效推进检测工作。被松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作为样板在区防疫工作群推广示范。
守土有责,使命在肩。为给美丽校园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堡垒”,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治组的全体成员用行动践行着“为师生办实事”的承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服务与奉献书写了华德人的使命和担当。